运价连跌13周!集装箱航运市场供需失衡局面持续
来源:天津友通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         发件人:         时间:2025-09-15
本周,德鲁里世界集装箱指数(WCI)下跌3%,降至每40英尺集装箱2044美元,这标志着全球集装箱航运运价已连续13周下滑。德鲁里的最新评估显示,各主要贸易航线的运价走势出现分化,跨太平洋航线运价上涨,而亚欧航线运价则持续下跌。

此次运价持续下跌,正值市场对集装箱航运市场供应过剩的担忧不断加剧,且需求状况充满不确定性。行业分析师指出,航运运力与货物量之间日益扩大的失衡,是导致运价持续承压的关键因素。

跨太平洋航线:运价小幅上涨,但持续性存疑

在跨太平洋航线上,几家航运公司宣布提高一般运价(GRI)后,即期运价出现了小幅上涨。从上海到洛杉矶的运价上涨6%,达到2678美元/FEU;从上海到纽约的运价上涨2%,达到3743美元/FEU。尽管运价有所上涨,但德鲁里的分析师仍对这些较高运价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,他们指出:“尽管中国即将迎来国庆黄金周假期,但如果不进一步削减航运运力,这些运价不太可能维持下去。”

亚欧航线:运价持续大幅下跌

与此同时,亚欧贸易航线继续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。从上海到鹿特丹的运价暴跌10%,降至2143美元/FEU;从上海到热那亚的航线运价跌幅更大,下降12%,降至2342美元/FEU。德鲁里将此归因于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,随着新船投入运营,航运公司难以有效管理运力。


运价下跌与美国集装箱进口预期下降相呼应

运价下跌的同时,市场对美国集装箱进口的担忧也在加剧。继今年夏季达到近纪录高位后,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内美国集装箱进口量将下降。由于关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,进口量预计将稳步下滑。

美国零售联合会(NRF)供应链与海关政策副总裁乔纳森·戈尔德(Jonathan Gold)强调了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带来的广泛影响:“我们看到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互惠关税,许多主要贸易伙伴面临的关税高于此前的10%。我们还看到,越来越多的行业关税影响了更广泛的产品范围。”

关税实施的法律纠纷增加不确定性

关税实施过程中的法律纠纷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。法院最近裁定,特朗普利用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实施关税的做法不合法,但在上诉至最高法院期间,这些关税仍将继续实施。特朗普已将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时间推迟90天至11月10日,以便继续进行贸易谈判;而8月下旬,对印度加征的额外25%关税生效,使印度面临的额外关税税率达到50%。

“关税对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。今年最后几个月的贸易前景不容乐观。”哈克特协会(Hackett Associates)创始人本·哈克特(Ben Hackett)评论道。
未来展望:供需失衡或进一步加剧,运价可能继续下跌

展望未来,德鲁里的《集装箱预测》报告预计,2025年下半年供需失衡将进一步加剧,这可能导致即期运价进一步收缩。报告指出:“运价变化的波动性和时间将取决于特朗普未来的关税政策,以及因美国对中国船只实施制裁(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于10月中旬实施港口费用)而导致的运力变化,而这些因素都存在不确定性。”

中国即将于10月1日开始的国庆黄金周假期,可能会因停航次数增加而带来暂时性的缓解,但德鲁里仍预计,未来几周亚欧航线的运价将略有下降。

此次运价持续下跌,与疫情及疫情后复苏期间创纪录的高运价形成了鲜明对比,凸显了航运业的周期性特征,以及其对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的脆弱性。

文章来源:杰西圈